对催眠的基本认知

接下来,我们将由以下三个方面对催眠进行介绍。

引言

关于催眠,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人桥实验,通过特定的流程催眠受验对象,在其被催眠后,肩膀和小腿部分别架在了两把椅子上,身体就如同一块钢板,催眠师让一个或两个人站于腰腹部,在远超于身体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受试者身体依旧挺直。让人感到震撼,这似乎违背了我们的常识。

什么是催眠?

  • 当你被广告吸引时!
  • 当你购买一个推销员产品时!
  • 当你沉浸在一段音乐中时!
  • 当你发呆、全身贯注的阅读时!
  • 当你看电视,专注于电视本身而忽略了周围环境时!

从这些方面看,催眠似乎可以和心理暗示挂等号。

一.生活中的催眠现象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讲故事的人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让听故事的人缓缓的有了意识模糊的感觉,这就是催眠。

催眠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

(一)广告

  • 潜意识广告—利用暗示的广告方式。
    • 以微弱的、不引起知觉的刺激作用于潜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购买动机和行为。
  • 名人广告效应。
  • 暗示推销法。
  • 满足他的虚荣心。
  • 变看客为买主。

(二)爱情

  • 长跪街头求爱。
  • 点蜡烛、拉横幅在女生宿舍楼下表忠心
  • 斩断亲情,离家出走。
  • 失恋后心灰易冷,遁入空门。
  • 殉情。

    这些现象并不是年轻人才有,在热恋状态下,老年人也会变得疯狂。

引用弗洛伊德对爱情与催眠的解释:

“从爱到催眠只有一小步之隔。这两种情况雷同的方面是十明显显的。在这两种时刻,对催眠师和对所爱的对象,都有着同样的谦卑的遵从,都同样地昂首帖耳,都同样地缺少批驳精力,而在主体本身的发明性方面则存在着同样的死板状态。没有人能猜忌,催眠师已经进入了自我范例的地位。差别只是在于,在催眠中每一样货色都变得更清晰、更强烈。因此我们认为用催眠现象来说明爱的现象比用其他方式更为中肯。催眠师是独一的对象,除此别无他人。自我在一种类似梦幻的状况中体验到了催眠师的可能要乞降断言的东西。这一事实使我们回忆起我们疏忽了自我典型所具备的一个功能,即测验事实切实性的功效。”—<<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 by 弗洛伊德

(三)传销

通过创造一个与外在世界隔离的环境,不断对人灌输观念,在其中的人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出现了幻觉和错觉。大脑主体判断机制被削弱,这种情况下,人会变得易受暗示,认同感消失,时间和空间也变得模糊。

传销者的话术:

利用心理感染 制造幻想 温情与恐吓并存 榜样塑造
分享:感恩 …… …..
知识讲座 光明的前景就在明天:唾手可得 ….. …..
光明前景展望 百利而无一害 …… …..
会后发言 ……. …… …..
奖金分配 ……. …… ….

(四)生活中的其他催眠现象

  1. 情人眼里出西施。
  2. 龙生龙,凤生凤。
  3. 无处不在的广告。
  4. 高速公路开车的疲劳。
  5. 企业文化的催眠。
  6. 名人代言。
  7. 微笑—人际交往中的催眠。
  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催眠现象的特点:

  1. 注意力绝对集中。
  2. 注意力集中方向上的感官超敏现象。
  3. 对潜意识神经活动和生理状态的人为控制。
  4. 意识控制力的削弱和自主性的丧失。
  5. 延迟暗示反应

二.什么是催眠疗法?

催眠的英文名为hypnosis,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

  • 是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
    • 该状态中,对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
    • 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

虽然催眠看似与睡眠相似,但人若进入睡眠状态,是不会对暗示有所反应的。

**催眠是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一种状态。

催眠深度
一级 浅度催眠状态,小块肌肉可以受到控制。
二级 中度催眠状态,大块肌肉可以被控制,如手脚僵直不能动。
三级 深度催眠状态,全身肌肉可以受控,如失去痛感。

用重复、简单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模式,进行引导、深化、绕过人类的心智批评机制,找到个案的问题根源,加上催眠暗示的强化,产生持续的效果。催眠,是意识、潜意识合作共生,一同创造出的意识状态。—张芝华

从生理层面上解释:

波形 频率 心理层面 精神状态
δ 0-4次 潜意识 无意识的活动。
θ 4-7次 前意识 有时候催眠现象可以在这里发生,我们所有的情感体验似乎都记录在θ波内。θ波是打开意识之门的特定范围,通过催眠进入到精神现象的世界当中。θ波是精神体验最可能发生的范围。
α 7-14次 前意识 做梦、白日梦以及几乎所有睡眠发生的范围。精神体验有时也在α波能够发生。α波对催眠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
β 14次以上 意识 是我们在清醒的时候进行推理并且管理大部分事情的范围。

意识最大的本领:批评。

无意识最大的职责:行动

无意识的运作特性:

无意识不带批评地接受任何指令,听到就执行。

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能全部进入无意识,所以要正面催眠别人,否则会造成伤害

三.对催眠的误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催眠的误解:

(1)催眠就是睡眠。

(2)催眠是让人失控的。

(3)催眠是由催眠师的力量产生的。

(4)催眠可以让人准确地回忆起发生的事情。

(5)只有心理虚弱的人可以被催眠。

Summary

  • 人桥实验。
  • 生活中存在的催眠现象
    • 催眠现象特点。
  • 催眠疗法。
    • 催眠的定义。
    • 催眠在生理层面的解释。
  • 一些常见的关于催眠现象的误解。

《对催眠的基本认知》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